永利官网
当前位置: yl23455永利官网 >>规章制度 >>教学科研 >>正文

yl23455永利官网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时间   2020-09-09

yl23455永利官网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202099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河南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推进我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结合我院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格局,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深入研究和挖掘学院开设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通识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为辐射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紧抓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不断提高教师对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关系的正确认识,增强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锻造有意识、有意愿、有能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名师;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充满思政元素和发挥思政功能的样板课程;提炼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营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我院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

  树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并重的教育理念,以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协同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点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将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在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用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渠道,寻找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与思政知识体系的接触点,探究专业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融合点,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式,达到学生喜闻乐见和讲解深入浅出的效果。

  (三)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

落实主体责任,统筹各类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包括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在内的一整套课程思政育人新体系。结合不同类别课程的属性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明确育人目标,强化教师培训,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育人能力

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成为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树榜样的好老师。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积极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各类重要考核评价中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倡导学科与专业课程组坚持集中研讨提问题,把课程思政的教学难题找准,增强教学精准性、针对性;加强课程思政集中培训与研讨,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交流先进经验;坚持集中备课,充分运用教研室的讨论、老教师的传帮带、教材教案的集体备课、先锋模范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等手段,引导教师对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和教学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开展专题培训、专家学者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健全育人机制

强化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并在专业建设、教学运行与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案、课件等重要教学材料的审定中体现知识传授过程价值塑造的实现度;课程建设、教学竞赛、评优评先等活动中增设思政功能考核;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指标。

(三)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发挥育人作用

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正能量。课程教学大纲确立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任课教师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始终,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科发展和实践应用的需要,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四)发挥第二课堂功能,拓展育人渠道

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结合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要求,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诸如大创项目、互联网+项目、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中学会做人做事,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工作安排

(一)积极进行课程思政研讨,做好顶层设计

学院根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要体现法学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积极指导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1.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2020级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涉外性创新型卓越法治人才为培养目标,明确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课程思政目标要求,提升专业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度。

2.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最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充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根据课程性质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体现在学习评价方案中。

3.编制授课教案。形成一体化反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方法等思政内容的授课教案和教学课件,充分体现每次课课程目标、思政融入点、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手段等。教案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动向等内容。

4.选用优秀教材。优先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简称马工程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有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国家级优秀教材,确保专业必须课程马工程教材使用率达到100%。鼓励教师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自行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三)打造样板示范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建设

每年度根据学校和学院整体计划,遴选一定数量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注重每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建设,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遴选建设和培育,加强样板示范课程的对其它课程的引领和帮扶。

(四)以项目与活动为抓手,促进立德树人

1.开展“最受欢迎老师”评选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职工努力践行四个相统一、当好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

2.坚持开展清明节纪念首任校长林伯襄活动活动。帮助师范生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促进师生对教师工作和专业的认同,初步形成积极的教育情怀、端正的学习态度,为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3.借助大创项目互联网+项目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利用每年立项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和互联网+项目,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主动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项目研究,使师生在项目研究中获得课程思政的熏陶。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与学工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组织并指导学生积极开展法律服务活动、“模拟法庭”活动、“12.4”宪法宣誓活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以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团政策理论的学习和领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5.定期开设明德讲堂,助推课程思政建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院开展课程思政相关讲座,以帮助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尽快熟悉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从而不断提高我院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水平。

6.推进专业课程群思政建设,以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建设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含所有课程的课程群建设,分工明确,厘清主体责任。以集体备课、讨论、座谈、成果等形式,细化实施过程,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同时积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专任教师指导课程群的建设,形成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协同机制。建立团队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培养的机制。教学团队要形成梯队,明确团队教师的选拔要求和育人责任,参与教学建设的推进、交流活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教研活动。

7.授好课、磨活动为载体,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为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服务,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打造高效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道德情操等关键目标培养,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课堂内外、线上线 下互动交流,注重言传身教,用教师的高尚师德和精湛学术 感染影响学生。(3)注重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手段在课程教学过 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 度融合。

8.开展课程思政研讨活动。每学年各教研室负责重点建设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开展1次以上课程负责人说课程活动,主要阐述课程建设思路和措施,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厘清建设思路,推广良好做法和经验,邀请本单位教师参与讨论学习。课题负责人开展示范课活动,单位教师参加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评价分析。

(五)加强质量监控,完善育人评价

严格执行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院班子成员等教学质量三方监管听课制度,在听课记录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和执行情况。听课人员听课后须及时填写听课记录,报学院教务办公室汇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和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及有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组织实施

各教研室由教研室主任直接负责组织实施,结合学科特点,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大纲、教学过程中,形成课程思政工作的特色和亮点。要加强教师、学生的沟通交流,定期开展专项研究,提出具体措施,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

学院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团队及教师个人等给予奖励。

七、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